浅议当前形势下基层中医院的困惑
调研文章
浅议当前形势下基层中医院的困惑
新晃县中医院 杨遵勤
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对于全中国的整个中医行业来说,可谓是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靓春天。这一天,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明确提到了“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等措施。同时在世界各地,也掀起了中医热。英国伦敦开设了专门的中医学科,有了专门的中医诊所。从大环境来看,对秉承祖国传统医学精华的中医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与发展。但就目前最底层承载中医事业发展的县市级中医院载体(特别是县级中医院),却顶着硕大的“发展光环”,带着许多的困惑在逆境中艰难的跋涉。
困惑一:资金的匮乏,是制约中医中药发展的瓶颈
大多数中医院处在惨淡经营的境地,中医中药的发展普遍面临困境,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资金的匮乏是主要的因素。以某县级中医院为例,抛开其他一切开支,仅就中医中药的研究而言,培养一名能独立从事“肿瘤中医中药疗法”的医生,需要经费数万元;相关中药的研究与设施配备需经费10余万元;相关的科室设施及护理观察人员的组建数万元。该县级中医院,其一年的业务收入不到一千万元,全院有职工近200人,尤其是在近10年的医院建设与发展中,地方政府未有投入,已欠下人均近10万元的债务,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所以,如果以大环境、大体制的特点去要求中医院,要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完成如此宏伟的“传承中医中药事业”,对于这些好不容易维持了今日运转,又得冥思苦想来日炊烟的基层中医院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中医院在资金投入、设备更新、研发进度、技术力量的扩充等方面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政策垂青,也就不会出现一些基层中医院,无奈之下只能依靠承包科室,或者干脆转让以求暂时的维持现状了。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必将因为承包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基层中医院的自身形像受到无以弥补的损害。
困惑二:惠医政策铺开的死角,弱化了基层中医院的信誉,边缘化了中医院部分功能
<一>弱化了基层中医院的信誉
对于县级医疗单位来说,由于县域所辖人口较少,加之近几年来从事医疗卫生的私人诊所越来越多。因此,共同服务的对象也就成为各自争取的对象。众所周知的道理,要想成为这一系统的强者(对于中医院来说,称不上强,只能用“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从管理上入手,必须从技术上更新,必须从服务理念中寻找突破口……等等。然而最重要的是来源于政策的支持。从08年开始,在“新农合”的政策上,的确对基层中医院有了很大程度的倾斜。也正是因为75%的新农合报销,才使如今濒临“退医”之险的基层中医院,走上了慢慢的回归之路。但单一的从某一个方面来说,这一惠及基层中医院的政策还是有死角。如在确定产科这一领域的“新农合”报销定点单位中,就有一年达不到300例产妇,而不被纳入“新农合”的现象。这无形中给基层中医院的“妇产科”下了“高危”通知单,接下来的境况就是,除了本单位的人员,其余的“产妇”均被“新农合”的硬性条件隔离于“门槛”之外,久而久之在这个小小的地域就会滋生出“连新农合都不将他们列入补助系列,一定是其技术不过关,不允许其开设‘妇产科’”的奇谈怪论。由于无形的信誉弱化,先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起的“妇产科”,而不得不成为基层中医院的困置品,说不定这一科室从此再也找不到“起死回生”的良药。
<二>边缘化了中医院部分功能
中医学讲究的是“望、闻、问、切”,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讲究的是“顺气、调理与中医传统的养”。如一些基层中医院的“骨伤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的治疗。中医的传统治疗如“推拉、牵引”……等等。这些西医治疗需要很多设备,开展难度较大,而中医治疗通过引入一些好的医生就能达,西医无法比拟的,然而由于西医立杆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会给患者身体另一些方面带来其他负面影响),使许多患者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全然不考虑要想达到标本兼治。其实唯有实行“中西医”结合,特别是表面康复后,后期利用“中医中药、中医养生”之道来固本,理是重中之重。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去引导,去潜移默化的推广,才能收效的。恰好,这些对身体康复以及延缓患者今后身体弱化的中医中药精髓,却因为不被列入“新农合”补助之中。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精髓也就会背那些激进的“止痛疗法”所替代,具有中医特色的基层中医院部分功能也就只能 “寿终正寝”,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中医中药也只能是泛泛之谈。
困惑三:缺少中医中药交流平台,难寻领头雁
由于西医治疗“立杆见影”,研究西医相对于中医就“大”之“广”之。西医可谓是将人体“一片片”的剥离,而中医讲究的是“意念”合一。如果放开思维的缰绳,后者的难度要大得多,也正因为“她”难以捉摸,使得研究中医技艺的人“凤毛鳞角”。也正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使一些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所以在中医中药领域里的交流平台也就显得极其的精贵了。这对基层中医院研究与推广中医精华,提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难题。找不到多少理论依据,拿不出多少成功事例(但不能没有,要不然华陀、扁鹊、孙思藐岂不浪得虚名)。最后只能是敢想而不敢做,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其次,“松散式结构”是所有基层中医院的通病,医院也是企业,尤其在中医药行业整体并不景气的时候,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肯定是大家最关注的。如果能以市为龙头,组建一个以中医中药发展的集团,组建中医集团这支船,形成竞争优势,形成了西医那种学术交流的氛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当然仅限于中医课题研究,学术论文的交流,经验介绍与推广)。使各自为政的县级基层中医院找到目标,形成一个以市中医院为中心的整体。各基层中医院也就不只表现出各自把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所以说,“协同作战”意识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发展。组建中医集团的一个目的就是去扭转这种“个性化”局面,为各基层医院科研、教学业务搭建交流平台,一方面促进各基层中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在这种长期交流中逐渐形成向心力,握紧拳头去拼市场。
如何去为这些困惑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首先,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加大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为已初具规模的县级中医院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由县级中医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这样才能使“传承和创新中医精髓”落实到实处。
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县级公立中医院的联合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入驻公立中医院,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销售企业来基层举办中医坐堂医诊。这些入驻公立中医院的名医,他们在医保、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职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其次,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在县级中医院的牵头下,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另外,以编“夜郎志”为契机,做好本地域的中医药继承工作。开展本地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本地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整理本地历代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本地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依托现有的县级中医药机构设立一批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挖掘整理本地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个人拙见外,还有很多更好的解决之路。只要真正的在政策力度上大力支持,在实际中真抓实干,基层中医院就能够走出困境,“传承与创新中医中药”就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00九年七月六日